
一、基本情况
刘昊虹,女,湖南新化人,1972年1月生,经济学硕士,金融学教授,广东金融学院金融与投资学院老师。1994年以来主要从事国际金融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国际金融学》、《国际结算》、《国际结算双语》,在《经济学家》、《世界经济研究》等国内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及参加各项纵向课题16项,出版教材7部,获得广东金融学会优秀金融科研成果二等奖1次。主持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主持省级“金课”、“课程思政”2个教学团队,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次,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次,获得其他各类教学竞赛奖4项。指导学生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人次,指导学生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广东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清远市成果展示大赛优秀奖等多个奖项。获得广东省教学名师称号,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金融院校百名优秀教师称号。
二、科学研究
(一)主要研究领域
国际金融,全球银行产业竞争
(二)论文、获奖
1.习近平经济思想关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探究,《岭南学刊》2024年第5期,通讯作者。
2.中国银行产业竞争力的崛起与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演变,《经济学家》2020年第12期,通讯作者。
3.跨境人民币流动:制度供给、运行态势与管理创新,《金融经济学研究》2020年第5期,通讯作者。
4.全球银行业运行的长期趋势、结构变迁与未来挑战——兼评2018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新金融》2018年第1期,第一作者。
5.人民币汇率联动效应变迁与汇率管理问题研究,《农村金融研究》2018年第4期,第一作者。
6.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支撑体系与非均衡问题研究,《经济学家》2016年第3期,第一作者。
7.全球银行业竞争结构演变与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调整——基于2015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的分析,《新金融》2015年第9期,第一作者。
8.2014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述评,《新金融》2014年第9期,第一作者。
9.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人民币的国际化,《南方金融》2011年第6期,第一作者。
10.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应纳入银行业监管范围,《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一作者。
11.论日本的主权债务问题,《现代日本经济》2011年第2期,第一作者。
12.欧元问世后国际储备货币竞争格局与欧元危机,《财经科学》2010年第8期,第一作者。
13.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与中国应对,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年,排名第二。
14.双核驱动、五维协同的金融类一流课程群闭环式建设与探索,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3年。
15.应用型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2年。
16.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应用性金融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
17.《金融类系列实验教程》(教材),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
(三)主持的项目
1.金融稳定目标下跨境资本流动监管与外汇管理政策调控研究,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学科科研项目,2019年。
2.人民币国际化、跨境资本流动冲击与外汇政策调控,广东省社科基金,2017 年。
3.基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资本项目开放问题研究,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1年。
三、学生培养
(一)主讲课程
《国际金融》《国际结算》
(二)编写教材
1.《国际金融》,科学出版社,2023年,主编。
2.《国际结算》,中国金融出版社,2022年,主编。
3.《国际结算实训》,经济科学出版社,2020年,主编。
(三)主持的教育教学项目
1.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国际金融学,教育部,2020年
2.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团队,广东省教育厅,2021年
3.培养应用金融人才“金课”建设与实践创新教学团队,广东省教育厅,2019年
4.国际结算精品资源共享课,广东省教育厅,2014年
(四)指导学生
本人在校历年共指导金融专硕15人,其中1人考上博士,1人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每年指导本科生12人,其中2人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
四、招生要求
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学习习惯良好,自律性强,性格好。具有一定的金融专业基础,较熟练掌握计量工具的使用。
五、联系方式
邮箱:lhhn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