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金融硕士导师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动态 -> 研究生教育 -> 金融硕士 -> 金融硕士导师 -> 正文

广东金融学院金融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04

一、基本情况

胡妍,女,湖南长沙人,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持证人),金融风险管理师(FRM持证人),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广东金融学院投资系主任,金融与投资学院党委委员。于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并辅修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专业,本科期间曾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交换学习;于香港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获金融学硕士学位,并获得Dean’s Honors List荣誉称号;后于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获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近年来,曾赴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访问学习,2025年获国家留基委公派访问学者项目资助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交流学习。获评为2025年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022-2023年度广东金融学院优秀教师。

二、科学研究

(一)主要研究领域

资本市场、公司金融、绿色金融与机器学习相关的交叉领域

(二)论文、著作、专利、获奖

1.胡妍、詹倩雯、项后军,股票流动性影响了企业ESG表现吗?——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产业经济评论》,2024年第4期。

2.WuF, HuY, ShenM. TheColor of FinTech: FinTech andCorporateGreenTransformation in China.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JCR Q1,中科院一区),2024(07): 103254.

3.Hu Y, et al. Corporate Maturity Mismatch and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 Finance Research Letters (JCR Q1), 2023(05): 103677.

4.胡妍、廖婧琳,资本市场错误定价的创新驱动效应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视角下的中国经验,《金融经济学研究》2022年第5期,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1期主体转载(一版以上)。

5.胡妍,CFA知识体系融入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研究——以应用型财经高校投资学课程为例,《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1年第3期。

6.胡妍、向海凌、吴非,股票流动性与企业脱实向虚:促进还是抑制——基于博彩文化的视角,《财经论丛》2021年第2期。

7.胡妍、梁志文、赖渊渊,新三板股权质押与研发创新——分层制度具有治理效应吗?,《浙江金融》2020年第9期。

8.廖婧琳、胡妍、项后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调节效应,《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第9期。

9.胡妍、陈辉、杜晓颖,股票流动性与企业创新投入——基于中小微企业的逻辑,《学术研究》,2020年第9期。

10.胡妍、陈辉、莫志锴,新三板挂牌企业退出做市: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财经研究》,2019年第7期。

11.胡妍、莫志锴、杜晓颖,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挂牌企业问题研究,《新金融》,2018年第9期。

12.胡妍、彭璧玉,企业创新会影响股票转让方式选择吗——基于新三板市场的实证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

13.胡妍、李石凯,人民币国际化、市场化与汇率传导机制变迁,《财经科学》,2018年第2期。

14.胡妍、阮坚,私募股权影响企业绩效的传导路径——基于现金持有、研发投入的视角实证,《金融经济学研究》,2017年第5期。

15.陈辉、陈得文、胡妍,大股东持股、外部融资需求与股票转让方式选择,《金融论坛》,2017年第6期。

(三)主持的项目

1.新三板市场交易制度变革对中小微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18YJC79005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8年。

2.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深港通”的视角(2019A101002077),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19年。

3.儒家文化视域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驱动效应研究——基于企业ESG表现的视角(GD24YGL38),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2024年。

4.大数据背景下基于交互网络与自注意力模型的中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2024A04J3618),广州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24年。

三、学生培养

(一)主讲课程

投资学、公司金融、投资组合管理(双语)、伦理与职业道德(双语)等。

(二)教学论文、教材

CFA知识体系融入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研究——以应用型财经高校投资学课程为例,《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1年第3期,独立作者。

(三)主持的教育教学项目

1.基于职业导向的CFA知识体系与投资学本科课程融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9年。

2.“投资学——一级市场”示范课堂,广东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2023年。

(四)开发的研究生教学案例

及锋而试,利涉大川——苏农银行国债投资狂飙的背后与未来,中国金融专业学位案例中心,2025年,第二作者。

(五)指导学生

近年来共指导1篇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气候复合冲击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构建与应用研究,2025届金融硕士研究生张逸勋)、7篇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8篇院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学生在《产业经济评论》《金融市场研究》《金融理论与教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指导的每届本科生升学与就业率都远超学院平均水平,其中2024届的升学率更是接近80%(9人中7人升学,目前有2人即将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多名学生成功升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高校或英国爱丁堡大学、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海外知名学府。

、招生方向

机器学习方法与大语言模型在数字金融与绿色金融等相关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招生要求

最好具有一定的编程基础(Python、R、Stata等),对大语言模型与人工智能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较为感兴趣,未来计划从事金融科技方面的工作。

、联系方式

邮箱:msyanh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