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金融硕士导师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动态 -> 研究生教育 -> 金融硕士 -> 金融硕士导师 -> 正文

王浩楠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09

一、基本情况

王浩楠(男,1993),广东金融学院金融与投资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暨南大学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访问学者,持有技术经理人证书(工信部);担任广东省科技金融促进会副秘书长(兼),广东省科技金融促进会-广金金融硕士联合培养省级示范基地负责人;获聘《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年编委。

二、科学研究

(一)主要研究领域

系统性金融风险与宏观调控;数字经济与科技金融;人工智能的经济学应用

(二)论文、著作、专利、获奖

1.论文

[1]《智能制造应用与出口企业加成定价》,《经济研究》2025年第5期,通讯作者。

[2]《Policy intervention and stock market stability risks: Evidence from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policy on energy firms in China》,《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25年第3期,通讯作者。

[2]《央行政策对汇率稳定的非线性调控效果——来自中国、日本和英国的证据》,《金融监管研究》2024年第5期,第一作者。

[3]《资本市场与实体部门的金融风险溢出及宏观政策调控效果》,《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通讯作者。

[3]《资本账户开放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基于金融发展水平的门限效应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23年第8期,通讯作者。

[4]《美联储政策对全球经济的溢出效应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研究》,《统计研究》2023年第6期,通讯作者。

[5]《利率市场化改革与企业绿色转型——基于上市企业年报文本大数据识别的经验证据》,《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年第4期,通讯作者。

[6]《“稳增长与防风险”视阈下的最优宏观调控政策搭配——基于政策效果评估和反事实视角》,《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通讯作者。

[7]《国际金融周期共振传染与全球货币政策规则识别》,《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第11期,通讯作者。

[8]《家庭杠杆、企业杠杆与公共财政的时变政策效应》,《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第一作者。

(三)主持的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不同突发事件交叠情景下系统性风险的生成机制及协同治理策略研究》(24CJY051)(2024-2027)

2.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面上项目《不确定性视角下外部突发事件交叠冲击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演进机制和防范体系研究》(2025A1515012272)(2024-2027)

3.佛山市社科青年基金《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科技金融提升佛山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和对策研究》(2024-QN10)

4.广东省科技金融促进会-广金金融硕士联合培养省级示范基地(2024-2029)

三、学生培养

(一)主讲课程

《金融学》《金融科技》《金融风险管理》等

(二)教学论文、教材

1.《金融建模:理论与实验》,北京大学出版社,2025年,副主编。

2.《金融风险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年,副主编。

(三)主持的教育教学项目

(四)开发的研究生教学案例

1.《及锋而试,利涉大川——苏州农商行国债投资狂飙的背后与未来》,中国金融专业学位案例中心第十一届(2025年)教学案例,2025年,第一作者。

(六)指导学生

作为第二指导老师,累计指导研究生5名,其中,指导学生获得优秀毕业论文,并公开发表论文三篇(本人一作,学生通讯)

四、社会服务与实务

担任《金融经济学研究》《金融监管研究》《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等期刊审稿人;相关政策咨询建议获得《广州研究内参》《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5)》等录用,并接受中央广播电台粤港澳大湾区之声节目采访。

五、招生方向

(一)人工智能的经济学应用:聚焦前沿人工智能模型在宏微观金融风险防范、资产定价领域的应用。

(二)数字经济与科技金融:聚焦数实融合、智能制造等数字经济发展与科技金融的宏观经济协同效应。

六、招生要求

理想的关系是亦师亦友,理想的状态是全力以赴但有商有量,前两者实现的前提是抗压能力强(总是希望学生能在科研、创业、比赛、考公等等某个方向上突破极限,实现自我)。

七、联系方式

邮箱:47-327@gduf.edu.cn

办公电话:xxxxxxxxxxxxxxx

上一条:陈雷

下一条:杨明婉